金沙总站6155

学院要闻
首页
>学院要闻>学术动态

武拉平教授团队受邀赴德参加合作项目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3-11-20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3年11月4日至10日,武拉平教授、马骥教授和两位博士生蔡辛娟、张昆扬受邀赴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参加中德“粮食-饲料-能源玉米生产系统磷资源高效利用”合作项目(简称中德玉米磷项目)交流会,并在会上作报告。

中德玉米磷项目将科研和博士生培养密切结合,双方师生在合作研究和博士生派出的基础上,每年在中国和德国各举办一次专题研讨会。

马骥教授和武拉平教授分别为子项目4.1和4.3的中方负责人。4.1子项目从地块、农户和科技小院视角研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化肥减量化施用的影响,4.3子项目则主要从县域层面研究信息化对农户资源配置以及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以化肥(磷肥)施用为重点,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粮食生产和粮农收入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是项目第二期第五次专题讨论会,在德国霍恩海姆大学举办。中德双方20余名教师、30余名博士生围绕玉米磷高效遗传潜力挖掘、田块和农户水平磷资源管理、食物-饲料营养健康与磷素循环利用、化肥利用的社会经济评价等主题,开展了丰富的交流研讨。

会议期间,武拉平教授受邀作了题为“Chinese Food Security and New Changes”的专题报告,阐述了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和大食物观,并特别介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特点。报告在学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引发了学生对中国农业的浓厚兴趣。

博士研究生蔡辛娟和张昆扬针对化肥减量问题分别进行了题为“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on the Fertilizer Reduction of Maize Farmers”和“The Impact of Reduced Fertilizer Use on Farmers' Income and Policy Implication”的报告,并回答了相关问题,同时与现场其他子课题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议期间,各个子课题的中德双方负责人和成员进行了多次研讨交流。在11月10日的会议闭幕日上,马骥教授代表4.1—4.3三个子项目课题组,在大会上对第二期项目中德双方的交流互动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双方进一步深化学术合作的潜在方向,期待通过此项目形成良性交流互动的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及学术产出。

本次出访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工作,未来,团队师生将就农户技术采纳、化肥减量、政策制定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度交流,在数据、方法、模型等方面共同研讨,加强项目成果产出,提升成果社会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项目资料】 2018年金沙总站6155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联合开展“粮食-饲料-能源玉米生产系统磷资源高效利用”(Adaptation of maize-based food-feed-energy systems to limited phosphate resources)研究,该项目是一个集农学、植物营养、动物营养、食品安全、人体健康、资源环境、工学、农业经济等多学科的国际教育研究项目,旨在围绕多用途玉米生产体系中磷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开展综合研究与高水平博士生及青年科学家的培养。项目中方总负责人为我校张福锁院士,德方总负责人为霍恩海姆大学Torsten Müller教授。项目共分三期,2023年第二期结束,2024年第三期开始。金沙总站6155马骥教授全程参与了前两期项目,武拉平教授第二期加入。

【项目网址】https://amaize-p.uni-hohenheim.de/en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金沙总站6155【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