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总站6155

学院要闻
首页
>学院要闻>学院要闻

人才强院 | 白军飞教授团队: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与交叉学科前沿的探索者

发布日期:2023-11-17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浏览次数: 字号:[ ]

在过去四年里,白军飞教授带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助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培育人才为导向,以食物为中心,围绕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和人力资本发展等主题,在团队核心与交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把立德树人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科研的全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教书育人: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实现师生共长

创新团队建设须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团队自2019年成立以来,依托团队老师共开设各类课程23门(包括5门合作承担课程),其中,承担了研究生专业学位课-基础理论类课程10学分,占学院培育方案中要求的18学分的半数以上,为学院研究生教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团队老师对待教学工作都十分认真,学生的课程满意度显著高于学院和学校的平均水平,其中陈祁晖主讲的《高级计量经济学I&II》、白军飞主讲的《高级微观经济学I》和《经济学文献研读》、郑志浩主讲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满意度每年都在97分以上;2021年,路西老师获得北京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类A组二等奖;2022年,团队的孟婷、郑志浩、朱晨老师获得第二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创新团队建设必须培养出引以为豪的青年人才。四年内,团队成员共指导博士生35名、硕士生61名,其中已毕业博士15名、硕士33名,指导在站出站博士后3人。非常值得团队自豪的是,在已毕业的博士生中,有80%(12人)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在当下高校激烈的人才招聘竞争中,这一比例充分见证了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2020年,郑志浩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高杨获校级优秀学位论文,陈祁晖指导的硕士生裴春晨获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路西2020年指导的本科生祝婉卿获学院优秀本科论文。这些表现与团队老师高度重视学生指导、愿意花费大把时间指导学生密不可分。自2021年以来,团队还创新性地启动了学生组会相互开放机制,每个团队成员指导的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参加团队中其他老师的学生组会,这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与契机,同时也强化了成员之间的合作纽带。在学生培养方面,团队每个老师都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都在理论与实证上掌握了扎实的技能和工具,这为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团队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期间,白军飞晋升为二级教授,陈祁晖、朱晨、孟婷、路西分别晋升教授或副教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于团队成员个人的不懈努力和团队着力打造的良好学术声誉,朱晨老师、陈祁晖老师、杨树老师等几位青年教师都在国内外学术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声誉,经常被邀请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顶级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做学术报告,杨树老师还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这对于队伍的成长,对于成员的成就感、荣誉感都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紧扣现实需求与前沿交叉领域开展创新型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团队紧扣国家重大现实需求,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围绕食品安全、营养健康、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本发展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四年里共发表各类学术文章85篇(仅统计主团队成员成果),其中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Food Policy, Energy Policy, 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 Economics Letters等SSCI/SCI 检索期刊文章47篇,以及《经济学(季刊)》、《中国农村经济》等CSSCI检索文章26篇。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团队的朱晨老师在遗传经济学、杨树老师在低碳和可持续消费、陈祁晖老师在儿童营养与人力资本发展交叉前沿、白军飞老师和韩青老师在利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等领域,都取得了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四年里,团队成员还出版了8部专著和教材,每部著作或教材都是团队成员对某个领域认知的系统升华。这其中,有三部著作尤其值得关注和推荐:

一是朱晨老师独立完成的《遗传经济学原理》。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讨论遗传经济学的起源、原理、发展和应用实践的著作,该著作的出版不仅标志着遗传经济学正式在中国学术界竖起了一面旗帜,更让朱晨老师站在了国际上这一新兴领域的前沿。由朱老师自主运行公众号“遗传社科研究”推送了各类原创性遗传经济学科普文章无数篇,受到数千学子的关注。

二是韩青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合作者共同完成的《食物经济学》,于2022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40多万字,该著作在国内率先系统地阐述了食物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一经出版就成了国内多所农林院食物经济相关专业校硕博士研究生的指定教材或参考教材,成为了食物经济学领域目前为止最有影响力的教材。

三是白军飞老师的专著《如何研究经济学文献:从ABC范式出发》,于2023年5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部著作中,白军飞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系统地讨论了经济学文献研读的理论与实践方法。该书在出版后短短一个月内就登上了京东、当当、淘宝的经济学类畅销书榜单,在当当新书榜上一度冲上周排名第4名和月度第6名,第一次印刷2500本在数月内售罄,第二次印刷至今也已经销售逾1000本,一度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首页推荐图书。与该书配套的电子书也于今年8月正式上线。 

科研保障:新增国自科项目实现团队全员覆盖

在科研保障方面,团队成员过去四年里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5项,其中国家自科、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北京社科等竞争性纵向项目占半数(共17项)。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这四年里,团队成员实现了全员都有新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负责人白军飞在聘期内获批国自科重点项目,实现了我校人文社科类此级别的项目零突破,杨树老师则同时主持两个在研国自科项目。这类竞争性项目的获得,充分反映了团队成员在科研选题、研究设计、基础积累等很多重要的方面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认可。

 

社会服务:用扎实的科研支撑高水平的社会服务

聘期内,团队成员共提交各类决策咨询报告19篇,其中9篇得到省部级以上(含)领导人的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新冠疫情、粮食安全、食物浪费等。团队成员在《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等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或接受采访近30篇次;朱晨接受CCTV采访谈气候变化冲击全球多国农业生产。多人次作为专家受邀参加全国人大、北京人大反食品浪费立法工作,并在国家和省市有关领导干部集体学习、区县食品安全主管领导培训等活动上,担任主讲嘉宾,或在“营养宣传周”“食品安全周”等全国性活动中做主题报告,开展科普宣传等。团队负责人白军飞在聘期内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聘为北京市场监管专家智库委员。团队的这些工作,助推了团队依托的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于2020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在新冠疫情初期,团队成员结合团队的方向与特长,在第一时间围绕食物安全保障、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农业企业和农民工复工复产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高效且大规模的调研,完成并提交了10篇有针对性的政策报告,其中有6篇得到包括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农办等省部级领导批示,1篇得到多个中央常委的批示。有关新冠疫情期间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的报告建议,在第一时间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接采纳,转化为临时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处置意见中的核心内容。这一系列报告连同我校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政研成果,被评为我校2020年校级社会服务奖。这些调研数据还在第一时间分享给国内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员,为多地抗疫应急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相关报告得到了多个省部级领导的批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金沙总站6155【电子】有限公司